外观
Chapter 5 微分中值定理
约 4446 字大约 15 分钟
2025-09-18
Part 1 微分中值定理
定义1: ∃δ>0,∀x∈U(x0,δ),f(x)≤f(x0) ,则称 x0 为极大值点, f(x0) 为极大值,类似地可以定义极小值点和极小值。极大值和极小值统称为极值。
注意:
- 极值点也是局部性质
- 前提是 f(x) 在 U(x0,δ) 内有定义
- 函数定义区间的端点不是极值点
定理1(费马引理):设 f(x) 在 x0 点附近有定义。若 x0 是 f(x) 的极值点,且 f(x) 在 x0 点可导,则 f′(x0)=0 (驻点)。
证明:不妨设 x0 为极大值点,根据定义
∃δ>0,∀x∈U(x0,δ),f(x)−f(x0)≤0
所以 ∀x∈(x0−δ,x0)
x−x0f(x)−f(x0)≥0⟹f′(x0)=x→x0−limx−x0f(x)−f(x0)≥0
且 ∀x∈(x0,x0+δ)
x−x0f(x)−f(x0)≤0⟹f′(x0)=x→x0+limx−x0f(x)−f(x0)≤0
故 f′(x0)=0 ,若 x0 为极小值点同理可证
重要
- 逆否命题:若 f′(x0)=0 ,则 x0 非极值点
- 逆命题:若 f′(x0)=0 ,则 x0 为极值点(反例: y=x3 , y′(0)=0 )
- 极值点:不可导点 + 驻点
定理2(最值定理): f∈C[a,b] ,则 f 在 [a,b] 上可以取到最大值与最小值(从而有界),即 ∃ξ1,ξ2∈[a,b],∀x∈[a,b] 有 f(ξ1)≤f(x)≤f(ξ2) 。
重要
注意:最值定理只对闭区间成立。
定理3(罗尔定理)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若 f(a)=f(b) ,则 ∃ξ∈(a,b) 使得 f′(ξ)=0 。
证明: f∈C[a,b]
根据最值定理,存在最大值 M ,最小值 m
若 f 是常值函数,则定理显然成立
若 f 不是常值函数,则 M 与 m 至少有一个不等于 f(a)=f(b)
不妨设 M>f(a)=f(b)
故 ∃ξ∈(a,b),f(ξ)=M , ξ 也是极大值点
根据费马引理, f′(ξ)=0
重要
注意:
- 几何意义:端点高度相同的光滑曲线存在水平切线
- 物理意义:一段时间内位移不变必有零速度时刻
- 逆否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若 ∀x∈(a,b),f′(x)=0 ,则 f(a)=f(b) 。
推广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若 ∀x∈(a,b),f′′(x)=0 ,则 [a,b] 上任意两点不同。
/example/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二阶可导, f(a)=f(c)=f(b) ,证明 ∃ξ∈(a,b) 使得 f′′(ξ)=0
证明:
[a,c]:∃ξ1∈(a,c),f′(ξ1)=0
[c,b]:∃ξ2∈(c,b),f′(ξ2)=0
对区间 [ξ1,ξ2]⊂(a,b)
f′∈C(ξ1,ξ2) 且 f′ 在 (ξ1,ξ2) 上可导, f′(ξ1)=f′(ξ2)
由罗尔定理, ∃ξ∈(ξ1,ξ2) 使得 f′′(ξ)=0
重要
注意:逆否命题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二阶可导,若 ∀x∈(a,b),f′′(x)=0 ,则 [a,b] 上至多有两点函数值相等。
推广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 n 阶可导, n+1 个点函数值相等,则 ∃ξ∈(a,b) 使得 f(n)(ξ)=0 。
注意:逆否命题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 n 阶可导,若 ∀x∈(a,b),f(n)(ξ)=0 ,则 [a,b] 上至多有 n 点函数值相等。
定理4(拉格朗日中值定理)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则 ∃ξ∈(a,b) 使得
f′(ξ)=b−af(b)−f(a).
注:
罗尔定理经过旋转可以得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
几何意义:存在某点的切线平行于弦
物理意义:存在某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
f′(ξ)=b−af(b)−f(a)⇔f(b)−f(a)=f′(ξ)(b−a)
⇒f(b)=f(a)+f′(ξ)(b−a)
- 令 θ=b−aξ−a∈(0,1)⇔∃θ∈(0,1) 使得
f′(a+θ(b−a))=b−af(b)−f(a)
定理5(柯西中值定理): f,g 在 [a,b] 上连续,在 (a,b) 上可导且 g′(x)=0 ,则 ∃ξ∈(a,b) 使得
g′(ξ)f′(ξ)=g(b)−g(a)f(b)−f(a).
注:
g(x)=x 则退化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
g′(ξ)f′(ξ) 是同一个 ξ
命题
∀x∈(a,b),g′(x)=0⇒g(a)=g(b)
几何意义:参数式函数
{y=f(t)x=g(t)t∈[a,b]
存在切线平行于弦
· 中值定理应用
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题通常需要构造函数,以下给出两种经典方法。
(1). 常数变易法(不推荐)
常数变易法的核心思想是,将欲证明的结论中的某个常量用变量代替,构造成辅助函数,最后再对辅助函数检验罗尔定理的使用条件。值得一提的是,并不是所有题目都适用本方法,慎用。
(2). 原函数法
为了利用罗尔定理,我们需要构造出一个辅助函数,使得其导数为零恰好与欲证的结论等价。
- 根据结论凑 F′(ξ)=0 ,即 F′(x)∣x=ξ=0
- 求出原函数 F(x) 即所需辅助函数(有时需要将上式乘以某些乘子,如例4)
- 对 F(x) 检验罗尔定理的使用条件
尝试证明定理4:拉格朗日中值定理
法一(常数变易法):
令
k=b−af(b)−f(a)⇔f(b)−f(a)−k(b−a)=0
将此式中的 b 用变量 x 代替,构成辅助函数
F(x)=f(x)−f(a)−k(x−a)
则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 F(a)=F(b)=0
由罗尔定理, ∃ξ∈(a,b) 使得 F′(ξ)=0⇒f′(ξ)=k
法二(原函数法):
分析:
f′(ξ)−b−af(b)−f(a)=0
将 ξ 用 x 替换, f′(x)−b−af(b)−f(a)=0 ,即
[f(x)−b−af(b)−f(a)x]′=0
构造辅助函数
F(x)=f(x)−b−af(b)−f(a)x
证明:令
F(x)=f(x)−b−af(b)−f(a)x
则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 F(a)=F(b)
由罗尔定理, ∃ξ∈(a,b) 使得 F′(ξ)=0
即 f′(ξ)=b−af(b)−f(a)
证明定理5:柯西中值定理
法一(常数变易法):
令
k=g(b)−g(a)f(b)−f(a)⇔f(b)−f(a)−k(g(b)−g(a))=0
将此式中的 b 用变量 x 代替,构成辅助函数
F(x)=f(x)−f(a)−k(g(x)−g(a))
则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 F(a)=F(b)=0
由罗尔定理, ∃ξ∈(a,b) 使得 $
F′(ξ)=0⇒f′(ξ)−kg′(ξ)=0⇔g′(ξ)f′(ξ)=k
法二(原函数法):
分析:
g′(ξ)f′(ξ)=g(b)−g(a)f(b)−f(a)
⇔f′(ξ)[g(b)−g(a)]−g′(ξ)[f(b)−f(a)]=0
将 ξ 用 x 替换,
[f(x)g(b)−g(a)−g(x)f(b)−f(a)]′=0
证明:构造辅助函数
F(x)=f(x)[g(b)−g(a)]−g(x)[f(b)−f(a)]
则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 F(a)=F(b)
由罗尔定理, ∃ξ∈(a,b) 使得 F′(ξ)=0
即
f′(ξ)[g(b)−g(a)]−g′(ξ)[f(b)−f(a)]=0
即
g′(ξ)f′(ξ)=g(b)−g(a)f(b)−f(a)
/example/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证明 ∃ξ∈(a,b) 使得
f(ξ)+ξf′(ξ)=b−abf(b)−af(a)
证明:令
k=b−abf(b)−af(a)⇔bf(b)−af(a)−k(b−a)=0
令
F(x)=xf(x)−af(a)−k(x−a)
则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 F(a)=F(b)=0
由罗尔定理, ∃ξ∈(a,b) 使得 F′(ξ)=0
即
f(ξ)+ξf′(ξ)−k=0⇔f(ξ)+ξf′(ξ)=k
/example/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若 f(a)=f(b)=0 ,证明 ∃ξ∈(a,b) 使得 λf(ξ)+f′(ξ)=0
分析:将 ξ 用 x 替换, λf(x)+f′(x)=0
⇔λeλxf(x)+eλxf′(x)=0
⇔[eλxf(x)]′=0
构造辅助函数
F(x)=eλxf(x)
证明:令 F(x)=eλxf(x)
则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 F(a)=F(b)=0
由罗尔定理, ∃ξ∈(a,b) 使得 F′(ξ)=0
即 λf(ξ)+f′(ξ)=0
/example/:0<a<b ,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证明 ∃ξ∈(a,b) 使得
f(ξ)−ξf′(ξ)=a−b1af(a)bf(b).
法一(原函数法):
分析:将 ξ 用 x 替换,
f(x)−xf′(x)=a−b1af(a)bf(b)=k
⇔x2xf′(x)−xf(x)+x2k=0
⇔(xf(x)−k)′=0
证明:令 F(x)=xf(x)−k
则 F 在 [a,b] 连续,在 (a,b) 可导且 F(a)=F(b)
故 ∃ξ∈(a,b) 使得
F′(ξ)=0⇔f(ξ)−ξf′(ξ)=a−b1af(a)bf(b)
法二(柯西中值定理):
分析:
a−baf(b)−bf(a)=ba11f(b)bf(a)a=G(x)F(x)=G(b)−G(a)F(b)−F(a)
f(ξ)−ξf′(ξ)=ξ2ξf′′(ξ)−ξ′f(ξ)=G′(ξ)F′(ξ)
证明:令 F(x)=xf(x),G(x)=x1
则 F,G 在 [a,b] 上连续,在 (a,b) 上可导且
G′(x)=−x21=0
故 ∃ξ∈(a,b) 使得
G′(ξ)F′(ξ)=G(b)−G(a)F(b)−F(a)
⇔f(ξ)−ξf′(ξ)=a−b1af(a)bf(b)
(3). 证明显式不等式
/example/:证明 ∀x>0,1+xx<ln(1+x)<x
注: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显式不等式,出发点: b−af(b)−f(a)
分析:结论
⇔∀x>0,1+x1<x−0ln(1+x)−ln(1+0)<1
证明:令 f(x)=ln(1+x)
则 f 在 [0,x] 上连续,在 (0,x) 上可导
故 ∃ ξ∈(0,x) 使
f′(ξ)=x−0f(x)−f(0)=xln(1+x)
又
ξ∈(0,x)⇒1+x1<f′(ξ)=1+ξ1<1
故
1+x1<xln(1+x)<1⇔1+xx<ln(1+x)<x
推论1: ∀x∈(a,b),f′(x)=0⇒f 为 (a,b) 上的常值函数。
证明: ∀x1,x2∈(a,b) 不妨设 x1<x2
因为 f 在 [x1,x2]⊂(a,b) 上连续,在 (x1,x2) 上可导
∃ξ∈(x1,x2) 使得
0=f′(ξ)=x2−x1f(x2)−f(x1)⇒f(x1)=f(x2)
推论2: f∈C[a,b] 且 f 在 (a,b) 上可导,若 ∀x∈(a,b),f′(x)=0⇒f 为 [a,b] 上的常值函数.
证明:由上得 ∀x∈(a,b),f(x)=c
根据连续的定义
f(a)=x→a+limf(x)=c=x→b−limf(x)=f(b)
· 洛必达法则
类型: 00 或 ∞∞
定理6( 00 , x→a+ ):设 f , g 在 (a,a+δ) 上可导且 g′(x)=0 ,
⎩⎨⎧(1). x→a+limf(x)=x→a+limg(x)=0(2). x→a+limg′(x)f′(x)=A(∞,+∞,−∞)⇒x→a+limg(x)f(x)=A(∞,+∞).
证明:
令
F(x)={f(x)0x∈(a,a+δ)x=a
G(x)={g(x)0x∈(a,a+δ)x=a
任取 x∈(a,a+δ)
则 F , G 在 [a,x] 连续,在 (a,x) 上可导且 G′(x)=g′(x)=0
由柯西中值定理, ∃ξ∈(a,x) 使得
G′(ξ)F′(ξ)=G(x)−G(a)F(x)−F(a)⇔g(ξ)f(ξ)=g(x)f(x)
注意此处的 ξ 依赖于 x 的选取,且 a<ξ<x
由追敛性定理, x→a+⇒ξ→a+ , ξ 可视为 x 趋近 a+ 过程中的一个子列
故
x→a+limg(x)f(x)=x→a+limg′(ξ)f′(ξ)=ξ→a+limg′(ξ)f′(ξ)=Heinex→a+limg′(x)f′(x)=A
重要
注意:
引入负代换可以证明 x→a− 的情况,所以 x→a+,a−,a:A∈R,∞,+∞,−∞ 时定理成立
x→a+limg(x)f(x)=00x→a+limg′(x)f′(x)=(2)A
定理7:( 00 ,x→+∞ ):设 f , g 在 (a,+∞) 上可导且 g′(x)=0 ,
⎩⎨⎧x→+∞limf(x)=x→+∞limg(x)=0x→+∞limg′(x)f′(x)=A(∞,+∞,−∞)⇒x→+∞limg(x)f(x)=A(∞,+∞).
证明:
x→+∞limg(x)f(x)=t→0+limg(t1)f(t1)=t→0+limg′(t1)f′(t1)(−t21)
=t→0+limg′(t1)f′(t1)=x→+∞limg′(x)f′(x)=A
警告
注意:
引入负代换可以证明 x→−∞ 的情况,所以 x→a+,a−,a,+∞,−∞,∞;A∈R,∞,+∞,−∞ 时定理成立
x→□limg(x)f(x)=0x→□limg′(x)f′(x)=(2)A
可以连续进行有限次洛必达
洛必达要与等价无穷小替换、四则运算法则等结合使用
定理8:( ∞∗ , x→a+ ):设 f , g 在 (a,a+δ) 上可导且 g′(x)=0 ,
⎩⎨⎧x→a+limg(x)=∞x→a+limg′(x)f′(x)=A(∞,+∞,−∞)⇒x→a+limg(x)f(x)=A(∞,+∞,−∞).
注意:由于柯西中值定理只适用于有限区间,因此本定理的证明不能完全沿用定理6的证明,我们尝试从极限的定义出发证明。
证明: limx→a+g′(x)f′(x)=A ,根据定义
∀2>ε>0,∃0<δ1<δ,∀x∈(a,a+δ1)⊂(a,a+δ),g′(x)f′(x)−A<2ε
任取 x∈(a,a+δ1) (回避 a 点),对 [x,a+δ1] 使用柯西中值定理
∃ξ∈(x,a+δ1) 使得
g′(ξ)f′(ξ)=g(x)−g(a+δ1)f(x)−f(a+δ1)
因为 ξ∈(x,a+δ1) ,所以 g′(ξ)f′(ξ)−A<2ε
所以 g(x)−g(a+δ1)f(x)−f(a+δ1)−A<2ε
⇔g(x)f(x)−g(x)f(a+δ1)−A=g(x)f(x)−A+g(x)Ag(a+δ1)−f(a+δ1)<2ε1−g(x)g(a+δ1)
⇒g(x)f(x)−A+g(x)Ag(a+δ1)−f(a+δ1)<2ε1−g(x)g(a+δ1)
≤2ε+2εg(x)g(a+δ1)<2ε+g(x)g(a+δ1)
使用不等式 ∣a∣=∣a+b−b∣≤∣a+b∣+∣b∣
g(x)f(x)−A≤g(x)f(x)−A+g(x)Ag(a+δ1)−f(a+δ1)+g(x)Ag(a+δ1)−f(a+δ1)
<2ε+g(x)g(a+δ1)+g(x)Ag(a+δ1)−f(a+δ1)=2ε+∣g(x)∣B(δ1)
因为 limx→a+∣g(x)∣B(δ1)=0 ,根据定义
对上述 ε ,
∃0<δ2<δ1,∀x∈(a,a+δ2),∣g(x)∣B(δ1)<2ε⇒g(x)f(x)−A<ε
故 limx→a+g(x)f(x)=A 得证
重要
注意:
f(x) 在 (a,a+δ) 局部有界: gf=∞∗=∗⋅0=0 确定型
limx→a+f(x)=∞:gf=∞∞ 未定型
类似于定理6,本定理也可以进行推广 x→a+,a−,a,+∞,−∞,∞;A∈R,∞,+∞,−∞ 时定理成立
下面给出几个例子:
/example/
x→+∞limxαlnx=α>0x→+∞limx1αxα−11=x→+∞limαxα1=0
x→+∞limaxxα=α>0,a>1x→+∞limaxlnaαxα−1=⋯=x→+∞limax(lna)∣α∣+1α(α−1)⋯(α−[α])xα−(α∣+1)=0
x→+∞limxxax=∗/∞x→+∞limexln(xa)=e−∞0
定理9(阶指幂对原理):( α>0,a>1 ) 从左到右:快 (高阶) --- 慢 (低阶)
x→+∞:xxaxxαlnx
n→∞n:nnn!annαlnn
注意:
等级差别: n!,an,nα,lnn (不包括 nn )
有限个低等级的乘在一起也抵不过一个高等级的
例如 limx→+∞xln100x=0 , limx→+∞n!en⋅n10000⋅ln100n=0
nn 只比 n! 快一点
(1+n1)n<e<(1+n1)n+1⇒n!ennn<1
思考: nn∼en , lnn∼1+21+⋯+n1
/example/
x→+∞limxαlnx=α>0y→+∞lim−yαlny=0
/example/
x→+∞limx+sinxx=x→+∞lim1+cosx1
振荡,洛不达!
x→+∞limx+sinxx=x→+∞limsinx11+x11=1
其他类型:
(1). ∞−∞ —— 通分
x→0lim(sin2x1−x21)=x→0lim(x2sin2xx2−sin2x)
(2). 0⋅∞ —— 倒数
x→0limxlnx=x→0limx1lnx=x→0lim−x21x1=x→0lim−x=0
(3). ∞0,00,1∞ —— 对数
x→0+limxx=exp(x→0+limxlnx)=1
/example/
x→0lim(na1x+a2x+⋯+anx)x1(ai>0)
=exp(x→0limxln(a1x+a2x+⋯+anx)−lnn)
=exp(x→0lima1x+a2x+⋯+anxa1xlna1+a2xlna2+⋯+anxlnan)
=exp(nln(a1a2⋯an))=na1a2⋯an
注意:数列极限 =Heine 函数极限
· 泰勒公式
更新日志
2025/10/12 15:13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c9ee8
-plume于a8b03
-cybernetics于a28aa
-a于